热门搜索: 小说 摆渡人 精彩

《读书之妙用》(三):读书拓宽视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1 21: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99 0
现实中,跟一些朋友交往,你跟他讲话没有几句,他就很不耐烦地打断,说你讲的我都知道了,或者说你讲得都不对,然后开始自己的长篇大论。这样的人,现实中不少,特别是身居高位,取得一定成功的人。但事实是否都像他们说的那样,他都知道,他都对,别人我都不对呢,现实恰恰不是如此。

一位朋友曾跟我谈起他们单位的一位同事,在单位里,跟任何人都可以杠起来,别人开始讲话,他就搭话,甚至别人在交流,他也插进去搅和。最先开始的时候别人还善意地提醒,但他认为是对自己发表观点权利的剥夺。慢慢的,大家也不与他争执,进而很少和他交流,如此下来,也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现在的很多工作讲求合作,互相配合,工作思路无法统一,工作就没法做。于是,每个工作组都不愿意接纳他,他也就慢慢地被“孤立”起来。据朋友讲,他这个朋友开始抱怨单位的同事不友好,单位没有人情味,准备举家带口的搬迁到其他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

想必,朋友提到的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不在少数,我想这位朋友估计是不会读“无用”之书的。大家可能会认为此朋友工作单位一般,但恰恰相反,对方所在的单位是一家科研单位,能进到这家单位的基本上都是博士,最差也是硕士,这位朋友同样也被称作“读书人”,当然我文中提到的读书人却不是如此的读书人。


我所说的读书的书,是经典书目,是历史、人文、社科、心理学等等的“无用”之书,而前文提到的“读书人”所读的书,是考试之书,赚钱之书,专业书籍等“有用”之书。

人不读书,每天遇到的想到的,恰恰都是自己所能接触和影响到的范围,无非就是我的工作,我的需求,我的孩子,我的待遇,我的观点,我的情绪,我的公司,我的客户,我的利润,他的世界就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小圈圈,他们之间的不同,就是圈子的半径大小不同而已。

现实中受到时空和金钱的限制,我们很难周游世界,甚至走遍中国,也很难和很多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就算富可敌国,也无法与已经离开人世的成功人物相约交流。现实世界是有限的,但是文字记录却拓宽了整个世界,我们无法见到几千年前的老子,但是依然可以捧起《道德经》与老子交流,我们无法与惠能大师夸天说地,但是可以翻看《六祖坛经》,去接受他的思想洗礼。一位朋友年轻时,为了赚取生活费,出了一本书,内容大抵是旅游胜地赏析,有图有文字,读后如临胜地的感觉,精美的图片和欢快的文字,会使你无限向往,也非常羡慕作者竟然到过如此多的地方。但现实中,对方是一名穷学生,任何一个旅游景点他都没有去过,为什么他能把每一个景点都描述得如临其境,原因吗,无非是饱读诗书。

现实中,很多人之所以心气不顺,看这看那都不顺眼,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动不动就生气发脾气,动辄为一点小事和别人争得耳红目赤,与人产生矛盾动不动就拉黑屏蔽删除,无非就如下原因,才疏学浅,见识短浅,胸怀狭窄,归结为一句话:他的世界太小了。

我们人太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我以为我知道的都是对的,我以为本应该知道的我都已经知道,我以为我如此认为你也应该如此认为。但现实恰恰不是如此,世界充满了变化和多样性,当然也有更多的个性和特例存在,恰恰是你选择看到什么,愿意看到什么,能够接受什么。

前些日子,我看完了一本毕飞宇老师的《推拿》,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书中讲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的生活故事。读罢,才知道盲人的世界和我们视力正常的人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先天失明和后天失明的人看到的世界也完全不同,这绝对不是换位思考就能认识到两者的不同。合上书本,我发现不管读多少书,我依然浅薄和无知,于是把读书这个习惯坚持了下来。

都说,你的人生就是你见过的人,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我要说的是,你的世界的宽度和深度,更多地取决于所读“无用”之书的数量和品质。不要在你身边寻找文中列举的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就够了,毕竟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和拓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5

粉丝1

帖子38

发新帖子

精彩资讯

阅读排行

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