俅俅——贾根 发表于 2023-11-21 13:58:51

特别报道|铜仁(大龙):砥砺奋进展新姿

大龙开发区投稿邮箱:dzbxxzx@163.com


数看十年工业发展

202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248.96亿元,是2012年94.6亿元的2.63倍,年均增长11.3%,工业经济总量从全省末位上升到第7位。

十年来,全市工业产品大类从25个发展成36个,工业中类从70个发展成99个。

全市工业税收从2012年的17.67亿元增长为2021年的25.65亿元,占全市十年累计税收收入的23.4%。

2019年铜仁海关成立以来,工业外贸进出口总额成倍增长,全市累计完成工业产品进出口总额38.6亿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90.2%,年均增长120%。

2021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09亿元,比2012年增加28.79亿元。

十年来,全市园区数量从2个增加到12个,实际开发面积从15.6平方公里增加到90.86平方公里。建成园区道路567千米;建成污水处理厂16个,铺设供水管网501千米,排水管网505千米。

工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和重要支撑。可以说工业兴,则地方发展兴;工业强,则地方发展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以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集聚发展、绿色发展为方向,着力稳运行、扩总量,扶企业、保存量,育产业、促增量,抓转型、提质量,工业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有转、质量向好的良好态势,在黔东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崭新画卷。


园区为舞台 筑巢引来金凤栖

以时间轴线来看铜仁园区的变化,你会发现,由大龙开发区、万山经开区、碧江经开区、铜仁高新区、松桃经开区等组成的黔东工业聚集区,发展的版图越来越大,各经开区之间正逐渐“靠拢”,成为铜仁工业经济发展的四轮驱动。铜仁高新区、大龙开发区更如铜仁中心城区的两翼,为铜仁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大龙开发区从“偏远”小镇,到铜仁市第一个开发区,到铜仁第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大龙开发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铜仁工业发展的真实注脚。

十年来,大龙开发区坚持规划引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领域,不断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



大龙开发区按城市Ⅲ级双向6车道标准规划建设园区主干道路13条总长55公里,园区“五纵五横”路网基本成形;规划建成标准化厂房52.6万平方米;完成集中供热管网建设22公里,实现园区企业直接供热;修建公共渣库、工业污水处理中心等基础设施。

铜仁高新区依托毗邻铜仁中心城区、机场、国省干道等区位优势,十年来不断完善园区路网、水网、电网、讯网等基础设施,全力推进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成为铜仁工业“双塔”中的重要一塔。

目前,铜仁高新区总规划面积119平方公里,核心区24平方公里,一期已基本建成。现有企业279家,其中,生产型企业87家,规上企业35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先后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等称号。

当下,铜仁高新区正全力打造产业发展示范区、创新创业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逐步把铜仁高新区建成黔东高新产业新城、贵州智能制造新城、武陵空港高铁新城。

大龙开发区、铜仁高新区是我市十年来提升园区发展的一个缩影。


倾力壮大园区规模,全市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52.5亿元,2021年全市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3.9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4.8%。建成大龙开发区、铜仁高新区百亿级园区2个。

倾力完善基础设施。全市园区建成标准厂房183.95万平方米,建成园区道路567千米;建成污水处理厂16个,铺设供水管网501千米,排水管网505千米。园区内通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核心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部分园区核心区达到“九通一平”。引进全省第一家实现海外进口金属矿石通过集装箱“海铁联运”的贵州东部陆港。

倾力推动园区提档升级,我市12个园区已经全部获批为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大龙开发区正在全力申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碧江高新区正在全力申创国家级高新区。


企业为主角 顺应市场展宏图

走进大龙开发区,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场景。20亿,中伟循环三期项目;90亿,凯金项目;25亿,嘉尚新能源项目;50 亿,山河智能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加速建设。

在大龙经济开发区采访,新建项目什么产业的最多?对方会不假思索回答: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什么是铜仁的首位产业?对方会脱口而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

不靠海、不沿边,地处武陵山深处的铜仁,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录,成为2019年全国66个、贵州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成为全省的“优等生”,获得全省专门下发重磅文件重点支持。

近年来,我市抢抓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的风口,抢占先机,主动发力,吸引中伟新材料、汇成新材料、西南能矿、广东凯金、广东嘉尚、山河智能等众多行业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铜仁、投资铜仁。

目前,我市以新能源电池为主导的新型功能材料,规模以上企业从2019年的46户增长到69户。大龙汇成新材料、重力科技、贵茶集团、佳里佳等13户企业成功入选全省上市培育企业后备名单。中伟铜仁(上市主体)以200.72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榜单第364位。

大龙开发区已形成锂电新能源负极材料、碳酸锂、废旧锂电池循环回收等上下游全产业链条式发展,正依托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向千亿级产业园区前行。

铜仁高新区瞄准大数据终端产业,依托已入驻的倍易通、仁智科技、旭晶光电等重点项目,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抱团发展。

十年来,铜仁着力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工业产业不断释放澎湃新动能,逐步形成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坚持项目为王,持之以恒将产业招商、项目建设贯穿工业发展全过程,紧盯央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通过借企引企、借链引企等途径,深入开展“央企入铜”“民企入铜”等招商引资行动。累计引进工业项目400余个,中建材、中国五矿、山峡集团等一批中央企业落地办厂;农夫山泉、百丽鞋业、山河智能等一批世界、中国500强企业入驻创业。

实施“千企改造”和“个改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程,围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施600余个技改升级项目,打造了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行业带动能力突出的大企业,培育聚集了一批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独角兽”“小巨人”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8户,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30余户,较十年前净增100户以上。

发展为根本 动能转换攀高峰

企业与地方同频共振,就能实现共同发展。我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构建新型功能材料为首位产业,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生态特色食品、现代能源为支柱产业,同步发展循环环保、精细化工、特色轻工等优势产业的“1+3+N”产业体系,不断走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十年来,我市统筹推进新旧动能转化,工业结构持续优化。相继淘汰水泥、铁合金、焦炭等落后产能239万吨,实施水泥产能减量置换400万吨,传统能矿工业比重下降12.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升了23个百分点,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37.6。



聚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百亿级“水产业”和“抹茶产业”集群为主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包装饮用水产量突破300万吨,占全省41.6%,稳居全省第一;贵茶集团已成为全国第二大抹茶生产基地,产品出口北美第一;快销食品中陈薯在抖音全网酸辣粉丝爆款榜排名第一。智能终端制造及配套产业从无到有,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年产量突破3000万台。新型建材、优质烟酒、健康医药、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协同发展。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十年来,引导和鼓励“专精特新”创建、技术设备创新、绿色示范打造、产品品牌塑造,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专精特新”创建,我市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4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户,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工业设计中心1个,企业创新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增强。

推进科技创新创建,中伟新材料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材料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汇成新材料自主研发的直接除杂法生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红星大龙锰业“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专用高纯硫酸锰”技术为世界首创。

抓好绿色示范创建,碧江金瑞新材料、武陵锰业等34户企业成功创建节水型企业。倍易通、农夫山泉、碧江工厂获国家级绿色工厂。依托世界自然遗产贵州梵净山“国家级名片”引流作用,“梵净山茶”品牌价值23.4亿元,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

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保民生。工业的发展壮大有力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末,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5.1%(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7.0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直接解决就业人数4.8万人。(陈林)

编辑:谭 颖 校对:岳 霞

审核:全 会 主编:潘桂仙

纵向成链 横向成群|大龙开发区全力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贵州新闻联播头条丨大龙:一根管道串联百亿级新材料集群2分34秒!央视聚焦大龙开发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抢抓动力电池行业先机!CCTV2报道大龙开发区喜讯!大龙开发区又一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年产20万吨!大龙开发区凯金二期项目启动开工建设【贵州新闻联播】大龙:和世界做生意的黔东开发区【深度】跻身“国家队” 铜仁新型功能材料“旗舰”扬帆起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别报道|铜仁(大龙):砥砺奋进展新姿